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2025年,企业成本管理面临双重挑战:一方面,钴、镍等核心原材料受地缘政治影响价格剧烈波动,华东电解钴价格单月波动幅度可达15%;另一方面,光伏、储能企业度电成本持续下降至0.3元/kWh以下,行业进入精细化成本竞争新阶段。深圳赢方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金蝶云·苍穹AI平台打造的智能预警方案,通过“预测 - 监控 - 优化”全流程智能化,为新能源企业构建起动态成本防护网。
该方案的核心在于构建了“三维智能预警体系”。在供应链维度,系统对接大宗商品数据库与金蝶采购管理模块,建立原材料价格波动模型。当钴、锂等材料价格偏离历史均值8%以上时,自动触发预警并推送替代材料方案。某动力电池企业应用后,通过系统提前捕捉刚果(金)钴出口禁令风险,及时调整采购策略,单季度降低原材料成本120万元。这一功能依托金蝶采购订单风险评分卡,融合供应商征信、价格异常等12项指标,形成可视化风险看板。

生产环节的能耗预警是方案的另一亮点。系统通过物联网接口采集光伏组件车间、储能电池生产线的实时能耗数据,结合AI算法识别能耗异常模式。针对光伏电池片烧制环节,当单位产品能耗超出基准值5%时,立即推送设备参数优化建议。宜宾某光伏企业应用后,车间暖通系统节能10%以上,年节电达2800万度,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3400吨。这套机制借鉴了金蝶云·苍穹的AI数据智能引擎,能自动学习不同生产工况下的能耗最优区间。
库存预警模块则解决了新能源企业“多规格物料管理难”的痛点。系统支持按电池容量、光伏组件功率等20余种维度设置安全库存阈值,当某型号储能电池库存低于预警线时,联动生产计划模块生成补货建议。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,某储能系统集成商的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缩短至28天,库存资金占用减少35%。该功能通过金蝶库存预警方案的多维度组合配置实现,精准适配新能源产品多批次、小批量的特点。
方案的技术优势体现在金蝶云·苍穹AI平台的深度赋能。基于低代码开发工具,赢方科技为新能源企业定制了专属预警规则引擎,企业可通过可视化界面调整参数权重。系统搭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支持语音交互查询,生产管理人员通过语音指令即可获取实时成本预警报告。某光伏企业厂长表示:“现在通过手机就能收到能耗异常提醒,系统还会给出具体调整建议,比原来人工巡检效率提升太多。”

赢方科技的服务体系为方案落地提供保障。实施阶段组建“行业专家 + 技术顾问”专项组,结合新能源企业特点配置预警参数;售后阶段提供7×12小时响应服务,确保系统与企业业务同步迭代。当金蝶发布新能源行业专属财税模块时,服务团队48小时内完成功能更新,帮助企业快速适配补贴核算新规。这种“技术 + 服务”模式使方案交付周期缩短至传统实施的60%。
随着新能源度电成本进入0.3元/kWh时代,成本控制的精度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。赢方科技这套智能预警方案,将被动的成本核算转变为主动的风险防控,通过AI技术让数据成为降本增效的“导航仪”。对于正在数字化转型的新能源企业而言,选择这样深度融合行业特性与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,无疑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起成本优势护城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