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深化的当下,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电子制造三大行业因业务特性差异,面临截然不同的数字化痛点——装备制造需应对“定制化订单成本难核算”,新能源要解决“双碳目标下的能耗与碳成本协同”,电子制造则受困于“多规格物料库存周转低效”。深圳赢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金蝶软件核心授权代理商,并非简单套用标准化系统,而是针对三大行业特性定制金蝶服务方案,将技术能力转化为行业专属的效率提升工具,实现“一行业一方案,一痛点一解法”。
针对装备制造行业“多品种小批量、定制化占比高”的核心痛点,赢方科技基于金蝶云·星空打造“定制化订单全流程管控方案”。这类企业常因订单需求差异大,导致BOM(物料清单)频繁变更,传统人工维护不仅耗时,还易出现核算偏差。赢方科技的方案通过“参数化BOM”功能,将机床、工程机械等产品的核心参数(如功率、尺寸、配件型号)预设为变量,接到定制订单时,系统可自动生成对应BOM,无需手动修改。某重型机床企业应用后,BOM生成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15分钟,且因参数匹配精准,物料采购错漏率从8%降至0.5%。同时,方案还接入生产设备IoT数据,实时监控定制件加工进度,当某道工序出现延误时,自动推送产能调配建议,该企业订单交付及时率从72%提升至94%,定制订单利润率提高12%。

新能源行业的核心需求聚焦“能耗管控与碳成本核算协同”,赢方科技依托金蝶云·苍穹的碳管理模块,打造“能耗-碳成本双维度管控方案”。随着双碳政策收紧,光伏、储能企业不仅要控制生产能耗,还需精准核算碳足迹,传统分开管理的模式易导致数据断层。赢方科技的方案通过三个核心功能破解难题:一是实时能耗采集,对接车间光伏组件封装线、储能电池烧制设备的传感器,按小时统计电力、蒸汽消耗;二是碳成本自动换算,系统内置区域电网排放因子、燃料碳排放系数,可将能耗数据直接转化为碳排放量及对应成本;三是低碳优化建议,当碳成本超出阈值时,自动分析高耗能环节(如电池烘干温度过高),并推送参数调整方案。某光伏企业应用后,生产环节单位产品能耗降低9%,年减少碳排放1800吨,碳成本核算时间从每月5天缩短至1天,顺利通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认证,产品出口欧洲的通关效率提升30%。
电子制造行业则受困于“多规格物料库存周转慢、呆滞料多”,赢方科技基于金蝶精斗云开发“多维度物料智能管控方案”。消费电子、电子元器件企业的物料常因型号、规格、批次差异形成“一物多码”,库存盘点难、补货不及时的问题突出。赢方科技的方案从物料编码、库存预警、呆滞料处理三方面优化:首先,建立“基础属性+动态属性”编码体系,基础属性(如电阻阻值、电容容量)固定,动态属性(如生产批次、供应商)灵活关联,避免编码冗余;其次,设置“双阈值预警”,既按库存数量预警补货,又按库龄预警呆滞风险(如超过90天未领用自动标红);最后,开发呆滞料利用功能,系统自动匹配呆滞物料与新订单需求(如旧批次电阻适配某款低端电子产品),减少浪费。某电子元器件企业应用后,物料编码数量精简40%,库存盘点效率提升65%,呆滞料占比从15%降至5%,年减少库存资金占用超800万元。

除了行业定制方案,赢方科技的“全周期服务”进一步保障方案落地效果。针对三大行业客户,均配备“行业顾问+技术工程师”专属团队:售前阶段,行业顾问深入企业现场,梳理装备制造的定制流程、新能源的碳管理需求、电子制造的物料特性,确保方案贴合实际;实施阶段,采用“分模块上线”策略,先启用核心功能(如装备制造的BOM管理、新能源的能耗采集),再逐步叠加扩展功能,降低员工适应难度;售后阶段,提供7×12小时响应服务,且每月输出行业专属的数字化运营报告,比如为装备制造企业分析定制订单利润率、为新能源企业测算碳成本优化空间。
对于企业而言,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是“有系统”,而是“有适配的系统”。赢方科技通过对装备、新能源、电子制造三大行业的深度洞察,将金蝶软件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专属的解决方案,既解决当下痛点,又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。这种“行业深耕+技术适配”的服务模式,让数字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,这正是赢方科技金蝶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。